甘肅省酒泉鋼鐵公司一號高爐“3.12”爆炸
煉鐵高爐倒下
1990年3月12日7時56分,隨著一聲悶響。酒泉鋼鐵公司煉鐵廠一號高爐在生產(chǎn)運行中發(fā)生爆炸。高爐托盤以上爐皮(標高15 ~ 29米)被崩裂,大面積爐皮趨于展開。瞬間,部分爐皮、高爐冷卻設備及爐內爐料被拋向不同方向,爐身支柱被推倒,爐頂設備連同上升管、下降管及上料斜橋等全部傾倒、塌落。出鐵場屋頂被塌落物壓毀兩跨。爐內噴出的紅焦四散飛落,將卷揚機室內的液壓站、主卷揚機、PC一584控制機等設備全
重大隱患豈能小修小補
經(jīng)過反復調查和大量技術分析論證認為,這是一起由于高爐內部爆炸,爐皮脆性斷裂,推倒爐身支柱,導致爐體坍塌的特大事故。
1.關于爐內爆炸
根據(jù)事故現(xiàn)場勘查、分析,高爐發(fā)生爐內爆炸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。一是爐皮斷裂是由23處300~1400毫米長短不等的預存裂紋同時起裂所致,各預存裂紋兩側均有明顯可見的向兩側擴展的人字形斷口走向,斷口的基本特征是多處預存裂紋同時起裂形成的脆性斷口。二是風口的損壞導致向爐內漏水,造成爐內區(qū)域性不活躍現(xiàn)象,形成呆滯區(qū)。三是爐頂溫度升高,兩次打水降溫,在一定程度上粉化了爐料,造成透氣性差。
2.關于爐體坍塌
事故前的一號高爐爐況惡化,已承受不了突發(fā)的高載荷,主要表現(xiàn)在:一、冷卻設備大量損壞。由于1984年大修留有隱患,加之操作維護管理上的原因,1987年5月以后爐況失常,冷卻設備損壞嚴重。到這次事故前,風口帶冷卻壁損壞1塊;爐腹冷卻壁損壞32塊,占冷卻壁總數(shù)的66.7%;爐身冷卻板共590塊,整塊損壞393塊,合計損壞率為75.1%。為了維持生產(chǎn),采用了外部高壓噴水冷卻,加劇了爐皮的惡化。二、爐皮頻繁開裂、開焊。1986年6月以后,爐皮出現(xiàn)了開裂、開焊,并且日益加劇。到事故前,共發(fā)現(xiàn)并修復裂紋總長度28.5米,但由于條件所限,焊接質量得不到保證,沒有從根本上改善爐皮惡化狀況,使高爐已承受不了爐內突發(fā)的高載荷。在爐內爆炸瞬間,爐皮多處脆性斷裂、崩開、推倒爐身支柱、整個爐體坍塌。
責任人被記過
根據(jù)這起事故性質及原因,甘肅省人民政府對酒鋼公司有關人員給予如下處分:
1.公司經(jīng)理齊某是安全生產(chǎn)第一責任者,負有全面領導責任,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。
2.第一副經(jīng)理李某在事故發(fā)生時,主持公司全面工作,負有領導責任,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。
3.分管設備的副經(jīng)理張某在事故發(fā)生時,代管生產(chǎn)安全,負有領導責任。給予行政記過處分。
4.煉鐵廠廠長馬某對高爐維護操作負有管理責任,給予行政記過處分。